灵蛇贺岁,华章日新。2024年,在学校党政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及学院的协同支持下,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科学人才观、全员人才观、全过程人才观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强力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样板高校打造。
这一年,我们精准靶向发力,引才聚才工作实现“新突破”。一是国家级人才总量迈上新台阶。顶尖人才汇聚成效显著,成功全职引进3位全球顶尖人才,国家级人才净增 5 名,实现增量成倍,总量上双,书写崭新纪录。二是省部级人才总量大幅攀升。入选“一计划”人才6人,入选重庆市学术技术(产业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7名,位列市属高校第三,省部级人才获批人数攀升至历史峰值。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称号)达到73人次,增幅超过24.8%。三是人才项目经费创历史新高。人才项目经费到账3256 万元,经费累计达6000余万元,获批三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取得历史性突破。四是青年人才引进质量持续提升。持续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多渠道、多地域开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专场,引进来自日本东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海内外高校优秀青年博士52人,为学校成功获批博士授权单位筑牢人才基石,高标准达成申博关键指标。
这一年,我们勇于创新求变,机制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一是师德师风制度更加健全。出台《中共重庆理工大学委员会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实施方案》等4项制度,首次组织评选了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2个、师德标兵9人。二是人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制定实施《重庆理工大学第四层次青年学者(事业编制)引进政策调整办法》、出台《重庆理工大学“士继青年学者”特聘岗管理办法》,不断优化人才聘用模式、聘期任务及引进待遇。《重庆理工大学探索构建人才全周期服务体系 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走向市场生成产业》专报在中共市委办公厅《信息专报》(第 141 期)刊发,并获市委副书记肯定性批示,人才改革案例入选重庆市人才改革创新“最佳案例”,为全市高校唯一。三是考核评价机制持续优化。聚焦服务教学科研主责主业,坚持分类考核、设立底线指标、细化结果应用,制定《重庆理工大学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试行)》。深化职称评审方案改革,以教学科研主责主业为导向,完善以代表性业绩为主的职称评审改革,突出质量优先、效益优先、贡献优先,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生态,全面促进教师发展。
这一年,我们用心用情用力,人事管理服务实现“新突破”。一是机构管理机制更加理顺。适时调整处级机构、三级机构及业务科室负责人等,稳步推进各类人员考核及岗位竞聘工作。严格档案管理,审核整理、数字化办理新提拔市管干部的人事档案4名,并转递上级;完成143名新进人员的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以及60余卷其他各类人员人事档案,补充材料400余份。二是学校职工福祉更加殷实。平稳有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基数调整、补收缴纳、退休待遇复算等工作。用好用足上级相关政策,全力保障教职工工资、绩效与福利稳步增长。三是师资队伍培训更加优质。开设各类培训20多个批次,覆盖各类人员6675人次;制定了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送培计划4批次,共82人次;推荐访问学者、企业挂职、顶岗锻炼、第三届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等专项培训、竞赛17人次。
龙年的辉煌已载入史册,蛇年的征程正砥砺开启。新的一年,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将如灵蛇般灵动敏锐,捕捉机遇;似灵蛇蜕皮新生,突破自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人才人事工作中,续写辉煌篇章。
